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|亚洲VA一区二区国产精品|久免费在线看aⅴ|亚洲综合中文字线观看看
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

  • <delect id="uxasp"></delect>
    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頁 > 公示公告
    關于第33屆中國新聞獎自薦參評作品的公示
    发稿时间:2023-04-28 10:36   来源: 綿陽新聞網

      根據《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》和《第33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報送通知》,由綿陽日報社記者李強撰寫,李永斌、俞浩然、羅楠編輯的評論作品《“一線”三問》擬自薦參評第33屆中國新聞獎。現將作品相關信息進行公示,公示期為5天。在此期間,如有異議,可通過電話、郵件等方式反映。

      聯(lián)系電話:胡瀅曄0816—2265128

      郵箱:625849721@qq.com。

      附:作品參評材料

      “一線”三問

      □ 欣言

      從“問題找上門”到“上門找問題”,讓轉作風與抓落實在一線“會師”……如今,在綿陽,干部在一線工作,領導在一線指揮,問題在一線解決,能力在一線提升,績效在一線考核,獎懲在一線兌現,可以說,“一線工作法”的實與好,變得更加觸手可及。

      但“在一線”不能成為一陣風,只講形式,不講實效;只顧眼前,不求長遠。“一線工作法”到底落實得如何?必須以“三問”來審視。

      一問:是“線上到一線”、還是“線下到一線”?

      自我市大力推行這種工作法以來,不少單位門前的電子顯示屏在滾動播放與之相關的醒目標語。但踐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要的不是電子屏上播一播,電腦鍵盤上敲一敲,電話里頭問一問,而是身到一線、心到一線,干部真的下得來、指揮真的能靠前、問題真的能解決。

      二問:是“到一線看一看”、還是“到一線蹲一蹲”?

      到一線去,不是“跟著車輪轉,隔著玻璃看”“上車睡覺,下車拍照”,“打打卡”就走,“握握手”就“拜拜”,如同“一日游”。而是要蹲在一線,扎到一線,拿出硬朗作風,為基層解難題,為群眾辦實事。比如,深入群眾得做“加法”,須多聽、多問、多看;推動發(fā)展得做“乘法”,打出“組合拳”,讓發(fā)展盡顯“乘數效應”。

      三問:是“要我到一線”、還是“我要到一線”?

      讓干部短期內去一線容易,要讓干部長期扎根一線,則要靠科學合理的機制。如何激勵干部多到一線,讓“在一線”成為一種自覺、一種常態(tài)?必須運用考核杠桿,讓在一線干事的人有干頭、有奔頭、有想頭,充分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、干多干少不一樣、干好干壞不一樣。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,才能讓“六個在一線”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變“要我到一線”為“我要到一線”。

      “一線工作法”被稱為與群眾最近的工作法。但如何與群眾走得“最近”?既要靠好作風,還要靠好機制。一點也虛不得,必須用行動作答,用踐行說話!

     ?。ㄔd于《綿陽日報》2022-3-10一版)



    相关新闻:
    图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