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|亚洲VA一区二区国产精品|久免费在线看aⅴ|亚洲综合中文字线观看看
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

  • <delect id="uxasp"></delect>
    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頁 > 健康
    日本研究人員發(fā)現治療乙肝候選藥物
    发稿时间:2024-01-05 11:02   来源: 新華網


      新華社東京1月4日電(記者錢錚)日本研究人員近日宣布,他們通過計算機篩選發(fā)現了一種具有抗病毒活性結構的小分子化合物。這種新型化合物能阻礙乙肝病毒基因組合成,與其他藥物聯用有望成為治愈乙肝的候選藥物。

      據日本慶應義塾大學、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近日聯合發(fā)布的新聞公報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數據顯示,全球有近3億名乙肝病毒攜帶者,但目前尚無能根治乙肝的藥物?,F在常用的治療藥物是核苷類似物和干擾素。核苷類似物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復制,但乙肝病毒的共價閉合環(huán)狀DNA分子仍持續(xù)存在于患者肝細胞核內,可能引起復發(fā),所以患者需要終身服藥;而干擾素治療乙肝有一定的適用條件,只對約30%患者有效,且副作用較多。

      本項研究的目標是克服干擾素弱點,研發(fā)治療乙肝的新藥物。研究團隊通過計算機模擬分析,篩選出30多種化合物,其中一種被稱為iCDM-34的小分子新型化合物表現出抗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活性。

      在利用乙肝小鼠模型進行的實驗中,研究人員發(fā)現iCDM-34能抑制小鼠肝臟中的乙肝病毒DNA復制,如果與核苷類似物恩替卡韋聯用則抑制效果更好。進一步分析顯示,iCDM-34是通過激活芳香烴受體來阻礙病毒基因組合成,從而發(fā)揮抗病毒活性。芳香烴受體是一種免疫調節(jié)因子,它的激活可以調控體內某些蛋白質表達,通過消耗乙肝病毒DNA合成所需的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來抑制病毒復制,這一作用機制與以往乙肝藥物不同。

      研究人員認為,iCDM-34在與核苷類似物聯用情況下,有望成為治愈乙肝的候選抗病毒藥物。此外,iCDM-34的作用機制使其不僅能抑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,還有望用于研發(fā)針對艾滋病病毒、新冠病毒等其他病毒的抑制劑。

      相關論文近日已發(fā)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旗下《細胞死亡發(fā)現》雜志上。
     

        編輯:郭成



    相关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