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|亚洲VA一区二区国产精品|久免费在线看aⅴ|亚洲综合中文字线观看看
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<listing id="uxasp"><b id="uxasp"></b></listing>


  • <delect id="uxasp"></delect>
    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頁 > 財經
    一季度增產7.5%!看綿陽水果背后的“甜蜜經”
    发稿时间:2025-04-29 09:56   来源: 綿陽新聞網
      摘要:日前,綿陽市統計局公布了一組數據:一季度,全市水果產量增長7.5%。數據的背后,是綿陽沃土孕育出的“甜蜜”景象。

      日前,綿陽市統計局公布了一組數據:一季度,全市水果產量增長7.5%。數據的背后,是綿陽沃土孕育出的“甜蜜”景象。

      安州

      4月25日,記者走進綿陽市安州區(qū)河清鎮(zhèn)皇龍村的地里,部分西瓜已經長到手掌般大小。工人們正在大棚里完成給西瓜去除側芽的活兒。不一會兒,一大捧多余的側枝就被搬到棚外。

      

    安州2.jpg

     

      走出西瓜棚,一眼望去,皇龍村的西瓜地遍布。村干部高小雪告訴記者,2022年以前,這里還只有一兩百畝的土地被用來種植西瓜,如今,全村種植規(guī)模已擴大到1000畝。

      規(guī)模能持續(xù)擴大,得益于不錯的收益。種植大戶王會算了一筆賬,他去年流轉的100多畝土地,種植西瓜收入30余萬元。而這些土地除了上半年種西瓜,同年還可以種植大豆、土豆等作物,輪作的方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又能避免西瓜連作影響來年的產量和品質。

      不僅是種植戶,一定規(guī)模的水果產業(yè)還能有力帶動當地就業(yè)。王會的西瓜地里,就有不少本村及鄰村的村民前來務工。“干得多的話一個月能掙個兩三千元補貼家用。”隔壁廣紅村的村民陳祖榮每天都會到這里干活兒,“這里離家近,方便。”

      

    安州3.jpg

     

      放眼整個河清鎮(zhèn),2025年,全鎮(zhèn)西瓜種植面積約2000畝,預計年產量可達12000余噸,產值可達3000萬元,種植的西瓜除了滿足綿陽成都德陽周邊城市需求外,還將銷往湖南、貴州等省份。“我們還以‘農文旅’融合的方式進行增鏈補鏈強鏈,已累計舉辦西瓜節(jié)三屆,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。”河清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張敏說。

      

    1.jpg

     

      目前,安州區(qū)依托當地水果產業(yè)資源、優(yōu)勢特色、產業(yè)基礎及自然生態(tài)條件,種植的西瓜、獼猴桃、柑橘、葡萄等優(yōu)勢特色水果產業(yè)已具備一定規(guī)模。該區(qū)有關負責人介紹,計劃到2027年,全區(qū)特色水果面積穩(wěn)定在8萬畝左右,并將持續(xù)推廣輕簡化栽培、水肥一體化灌溉、品種改良培優(yōu)、基地標準化建設等工作。

      三臺

      4月26日,三臺縣樂安鎮(zhèn)一源家庭農場桑葚采摘節(jié)拉開帷幕,成都、綿陽等地游客紛至沓來。這片昔日的傳統農田,正通過“桑果+旅游+加工”的多元模式,書寫著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篇章。

      

    三臺1.jpg

     

      農場負責人王生強介紹,今年桑葚產量較去年增長了20%,無籽大十、臺灣長果等品種尤其受歡迎,周末單日接待量已超500人。

      樂安鎮(zhèn)黨委書記項輝透露,全鎮(zhèn)桑葚產業(yè)年產值已突破200萬元,帶動200余戶農戶增收。“通過‘合作社+農戶’模式,村民既能拿土地租金,又能參與分紅,農忙時日均還有120元勞動收入。”項輝介紹,目前,樂安鎮(zhèn)全鎮(zhèn)水果產業(yè)生產規(guī)模共計4000余畝,除了桑葚,還形成了小葡萄、青脆李、黃桃、草莓等特色水果產業(yè)。

      

    三臺3.jpg

     

      作為農業(yè)大縣,目前三臺全縣水果種植面積已達8.8萬畝,年產量7.5萬噸,產值10億元,培育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生態(tài)原產地保護產品——三臺嶄山米棗。據統計,該縣的家庭農場、專合社、公司等水果生產經營主體約有180家,規(guī)模種植生產基地3.7萬畝。

      

    6_副本.png

     

      不只是安州、三臺,江油的水果產業(yè)也已成為種植業(yè)中繼糧食、蔬菜之后的第三大產業(yè)。在綿陽,柑橘、桃子、葡萄、李子、櫻桃、車厘子、藍莓等多種多樣的水果不斷豐富著市民們的果籃子。

      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我市通過優(yōu)結構、提品質、強品牌、延鏈條等方式,推動傳統水果產業(yè)實現線上線下齊發(fā)力,采收與農旅相融合,不斷提升水果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,持續(xù)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動能??梢钥吹?,一幅連年豐收、穩(wěn)中有進的“甜蜜”畫卷正在綿陽大地持續(xù)展開。

      “我們還將聚焦‘建圈強鏈’,推動各地因地制宜調整水果品種結構,布局建設優(yōu)質柑橘、獼猴桃兩大優(yōu)勢水果產業(yè)和梨、李、桃、枇杷、葡萄和米棗六個特色水果產業(yè),加強水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,拓展水果精深加工產品開發(fā),不斷提升我市水果品牌的知名度與市場影響力。”市農業(yè)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      (安州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唐顯枚 王何力 李春梅 文/圖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綿陽資料圖)



    相关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