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25日晚,川超聯(lián)賽綿陽九洲長虹隊主場對陣廣元劍門雄關(guān)隊。圖為開球嘉賓李日新(右)步入賽場。 記者 陳冬冬 攝

李日新(前排左五)與球隊參加比賽時的合影 圖片由李日新提供
10月25日晚,在川超聯(lián)賽綿陽主場館三臺體育館,綿陽九洲長虹隊與廣元劍門雄關(guān)隊比賽現(xiàn)場,一場特殊的開球儀式引發(fā)全場關(guān)注。中物院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子弟、四川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原黨總支書記、四川足球協(xié)會原秘書長李日新,與中物院新生代科研工作者子弟、綿陽科學城春蕾學校學生韓思媛,受川超綿陽賽區(qū)組委會邀請攜手開球。
兩位開球嘉賓年齡相差六十載,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不同印記,情感卻因中物院與綿陽的羈絆緊密相連。六十載光陰,既見證了李日新從梓潼土球場走向國際賽場的足球人生,更鐫刻著中物院與綿陽相濡以沫的征程榮光。兩代中物院子弟同臺,既是足球運動的新老接力,更是這座城市對科研工作者的誠摯致敬——感謝你們選擇綿陽、扎根綿陽,與綿陽共同成長!
□ 記者 任露瀟
從梓潼土球場到國際賽場
足球人生里的“堅持”底色
李日新的足球人生,始于綿陽梓潼的泥土芬芳。1965年起,“902”工程在綿陽正式啟動建設(shè),1969年,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機關(guān)從青海遷至綿陽。自此,“干驚天動地事,做隱姓埋名人”成為這片熱土的精神底色,“為天下鑄劍、為蒼生藏劍、為家國亮劍”化作這座城市的使命擔當。
作為中物院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子弟,李日新從小隨父母來到綿陽,在梓潼一小、梓一中度過青少年時光。那時校園體育氛圍濃郁,體育老師引導李日新通過籃球練就了扎實的身體素質(zhì)和球技基礎(chǔ)——他曾代表綿陽參加全省籃球比賽,因出眾的運動天賦被意外選拔到省隊踢足球,自此與足球結(jié)下不解之緣。
從梓潼東操場坑洼的土球場,到省隊訓練館锃亮的木地板,李日新的腳印重疊在不同的訓練場景里,卻都刻著相似的“堅持”。
1971年進入四川足球隊后,他的運動生涯迎來多個高光時刻:因在全國足球聯(lián)賽決賽中表現(xiàn)出色,被選入國家青年足球隊;1975年4月赴科威特參加亞洲青年錦標賽,獲得第六名;代表四川省隊參加多屆全國運動會,獲評“運動健將”……這“從泥土到賽場”的跨越,正是他用數(shù)十年堅持書寫的答案。
即便退休后,李日新對足球的熱愛仍未減退。他和老隊員們自發(fā)組織了不同年齡段的比賽,涵蓋50歲組、60歲組、70歲組,甚至有一位93歲的華西老教授也參與其中。“我從事了一輩子的體育,足球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。”他的話語里,滿是對足球運動的赤誠。
從運動員到管理者
深耕四川足球的“奉獻”擔當
20世紀80年代初,為進一步提升自我、更好地為足球事業(yè)貢獻力量,李日新選擇帶職進入成都體院學習。在此期間,他憑借出色的能力與對足球事業(yè)的熱忱,被納入四川省體委“四化”干部培養(yǎng)序列,正式開啟了足球管理生涯。
此后,他歷任四川省足球協(xié)會秘書長、四川省足球管理中心書記、中國足協(xié)比賽監(jiān)督、中國足協(xié)裁判委員會常委等職務(wù),足跡遍布全國各個賽場,用心組織、嚴格監(jiān)督每一場比賽,為賽事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。
在李日新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下,眾多國際、國內(nèi)足球賽事相繼落地四川,足球活動在當?shù)匮杆傧破馃岢?,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,更融入了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作為在綿陽成長起來的足球人,李日新對這座城市的足球氛圍有著深刻且獨特的理解。他坦言,綿陽的足球運動在全省始終處于領(lǐng)先水平,這座城市的足球蘊含著“獨特基因”——綿陽人既有著吃苦耐勞的堅韌品格,又具備善于思考的智慧頭腦。
“足球本身就是一項融合智慧與體能的運動,不僅需要充沛的體力,更要懂得在賽場上思考應(yīng)變。”在他看來,這種“能吃苦、善思考”的特質(zhì),與綿陽“中國科技城”的深厚底蘊密不可分,是“綿陽精神”在足球領(lǐng)域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從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,到在幕后默默付出的管理者,李日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傳承并踐行著綿陽足球的“獨特基因”,為四川足球的發(fā)展傾注了大量心血。
從親歷者到傳承者
新老接棒里的“期許”溫度
此次回到熟悉的綿陽,與中物院新生代子弟韓思媛同臺開球,對李日新而言,是一次意義非凡的“新老接棒”。“這不僅是足球運動的傳承,更是對后輩的一種激勵。”李日新表示。
對于綿陽的足球后輩,李日新寄予了殷切且實在的期許:“首先要把學習搞好,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(chǔ)。同時,要不斷提高思想素質(zhì),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還要堅持加強體質(zhì)鍛煉,擁有健康的身體。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,將足球技能好好傳承下去,那便是最好的結(jié)果。”
在李日新的眼中,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“學習、思想、體質(zhì)”的同步提升,而足球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,更能在團隊協(xié)作中錘煉品格。
談及川超聯(lián)賽落地綿陽的意義,李日新認為:“一方面,能顯著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與影響力,讓更多人了解綿陽、關(guān)注綿陽;另一方面,也能大大提高市民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,讓更多人走進賽場、熱愛運動。”
如今,川超聯(lián)賽已引起了廣泛關(guān)注,李日新滿懷期待地說:“希望這樣的賽事,進一步擦亮綿陽‘中國科技城’的城市名片,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,讓體育精神與城市活力更好地融合。”
從梓潼土球場的少年到國際賽場的運動員,從足球管理者到體育精神的傳承者,李日新的人生始終與足球緊密相連,更與綿陽的發(fā)展同頻共振。而兩代中物院子弟的同臺開球,不僅是一場簡單的儀式,更是“科研精神”與“體育精神”的深度交融和“綿陽精神”在新老兩代人之間的溫暖傳遞。
這份跨越六十載的傳承,終將在更多綿陽后輩的身上延續(xù),書寫出更加璀璨的榮光。
編輯:李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