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魏益君(山東)
清明,柔柳舞動于春風(fēng)指尖,飄逸在細(xì)雨心頭。柳,無疑是清明的名片。每至清明,總有幾株柳,倚河畔、傍橋頭,宛如從古人書卷中走來的婉約倩影。
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”清明雨如柳之淚,滴落在人們心頭,化為絲絲哀愁,而柳成了這份哀愁的寄托與慰藉。雨中柳愈發(fā)嬌嫩,翠綠葉片掛著晶瑩雨珠,如珍珠閃耀。
我漫步柳下,感受柳的輕撫、聆聽柳的低語。柳的翠綠與天空的灰白相映成趣,構(gòu)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畫。柳枝條輕拂臉頰,帶來清涼愜意。此時,柳是人們寄托哀思、表達(dá)情感的載體。柳聲似古琴旋律,悠揚深沉,訴說著古今情思。閉眼,仿佛能聽見古人吟詠,看見今人的淚眼。
清明,人們掃墓祭祖,緬懷先人,寄托對未來的希望憧憬。柳,淋漓盡致地體現(xiàn)著這種希望。它讓我們明白,生命有限,但精神情感永恒。逝去親人的愛與關(guān)懷,如柳般長留心中,激勵我們前行。
“清明一霎又今朝,聽得沿街賣柳條。”清明插柳,是對春天的歡慶,更是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。這一天,人們把嫩綠柳枝插在門前、墳頭,寄托對逝去親人的思念,送上對生命的祝福期望。無論長幼,親手插柳,傳遞著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力量。
柳,是清明的名片,是歲月的見證者。它目睹古人的離別、今人的重逢,承載著哀思,也寄托著希望。輕撫柳的枝條,能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。它在訴說,無論生活如何變遷,美好的回憶與深厚的情感,都會像它一樣,永恒地留在人們心中。
清明因柳而更顯深情,柳因清明而愈發(fā)婉約。二者恰似千年戀人,在歲月長河中相依相伴。站在柳蔭下,遙望遠(yuǎn)方天空,心中感慨萬千。這張清明的名片,于春風(fēng)里、細(xì)雨中,承載千年詩意與哀思,在清冷的時節(jié),綻放出最動人的光彩。
編輯:郭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