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賽前,三臺體育場外一片熱鬧景象。 記者 李錦輝 蘇幼立 攝影報道
11月1日晚的三臺體育場,綿陽九洲長虹隊主場迎戰(zhàn)甘孜有機牦牛隊。最終,綿陽隊以3∶1戰(zhàn)勝甘孜隊。
這場“川超”對決不僅帶來賽場內(nèi)的精彩,更成功搭建起“足球+文旅”的平臺,讓賽場外的消費煥發(fā)出蓬勃生機。
熱力賽前
“樂享川超”市集
點燃消費熱力
比賽尚未開始,激情已被點燃。綿陽和甘孜的啦啦隊在“樂享川超”專屬市集開展了活力PK。在這里,市集各檔口前人頭攢動,激情與消費同步升溫。
助威產(chǎn)品區(qū),獨家周邊成為搶手貨;美食品鑒區(qū),綿陽米粉、紫河瑤雞等特色小吃香氣四溢,食客排起長隊;綿陽好物區(qū),北川臘肉、潼川豆豉、非遺烙畫等特產(chǎn)吸引了不少游客。“在縣城就能買到甘孜和北川、平武的土特產(chǎn),體驗感非常好!”一位市民道出了本次活動更深層的意義:它打破了地域限制,借助足球IP串聯(lián)起周邊特色文旅資源,共同做大消費“蛋糕”。
	
市集檔口前人頭攢動
活力賽中
第二觀賽點
延伸文旅消費場景
當主賽場的對決進入白熱化,設(shè)在文化館外的“第二觀賽點”同樣氣氛熱烈。
球迷們聚在大屏幕前,全神貫注地緊盯著每一次攻防轉(zhuǎn)換,同步爆發(fā)出歡呼與嘆息,沉浸在賽事節(jié)奏中。旺盛的人氣直接轉(zhuǎn)化為周邊攤位的消費活力,“生意確實好! 人一多,根本忙不過來,準備的食材都快見底了。”一名主營炒粉的商家一邊顛著炒鍋一邊告訴記者。
“第二觀賽點”的設(shè)置,不僅分流了人群、優(yōu)化了體驗,更將觀賽延伸為融合社交互動與美食品鑒的沉浸式消費場景,讓“大屏觀賽+特色小吃”成為夜間經(jīng)濟的生動縮影。
賽事為媒
一次立體的
城市形象推介
從賽場內(nèi)北川精心準備的羌族特色伴手禮,到文藝展演中《羌山古韻》與《康定情歌》的相繼奏響,再到夜空中無人機表演繪就的《星海追光》,體育在此刻成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——它超越了競技本身,成為一次立體的城市形象推介;它深度融合了美食、非遺技藝與特色物產(chǎn),為市民與游客打造了一場“可感、可品、可購”的文旅體驗。
最終,綿陽隊將三分留在了主場,但這座城市收獲的,遠不止一場比賽的勝利。它成功示范了如何以賽事為媒,將一個體育IP拓展為促進消費、展示文旅、提升城市吸引力的超級平臺,實現(xiàn)了“經(jīng)濟進球”與“形象加分”。
?。ㄈ_融媒 記者 李春梅 文/圖)
編輯:譚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