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3日,來自海峽兩岸的200余位嘉賓代表在參與第十屆海峽兩岸中華武術(shù)論壇暨“兩岸同根·致力為公”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之際,共同踏上了一段川北文化尋根與精神溯源之旅。

此行先后探訪了中國兩彈城(梓潼)、梓潼文昌祖庭、江油翠屏山哪吒祖庭以及江油李白紀念館,這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行程,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與精神共鳴。

在江油,嘉賓們漫步于李白紀念館的“太白堂”“詩苑”之間,透過古籍、書畫與珍貴史料,深切感受了詩仙李白筆下的浪漫山水與豪邁情懷。翠屏山的自然美景與源遠流長的哪吒民俗文化,也讓兩岸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
臺灣進步黨創(chuàng)黨主席林國華博士在參訪哪吒祖庭時表示:“這次來到綿陽,主辦單位安排我們參訪翠屏山哪吒祖庭,具有特殊意義。哪吒民俗文化在臺灣影響深遠,看到兩岸共同的文化傳承,令人感動。我誠摯邀請更多臺灣同胞來綿陽,既能感受科技城的現(xiàn)代魅力,也能探尋傳統(tǒng)文化的深厚底蘊。”

在梓潼,嘉賓們走進文昌祖庭,觀摩元代碑刻與古建筑,體會文昌文化所承載的歷史厚度。隨后,他們參觀了中國兩彈城內(nèi)的鄧稼先舊居、將軍樓及兩彈歷程館,通過文物與影像資料,重溫那段為國奉獻的崢嶸歲月。

臺北市中山黃埔文化經(jīng)濟交流協(xié)會秘書長尚芯華已是第四次到訪綿陽,她表示:“我親眼見證了綿陽的快速發(fā)展,這座城市每次都能帶給我新的驚喜。我們計劃每年都組織青年學生來交流,讓更多臺灣年輕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與現(xiàn)代成就。”

此次行程從現(xiàn)代科技到人文古跡,內(nèi)容豐富、層次分明,為兩岸嘉賓搭建了全方位的交流平臺。活動不僅加深了彼此對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認同,也為推動兩岸關(guān)系和平發(fā)展凝聚了民意、夯實了基礎。與會嘉賓紛紛表示,期待未來繼續(xù)通過這樣的深度交流,共同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。
記者:唐甜,朱博文,李春梅,趙文瑛(實習)